让经典国学在老年大学发扬光大
——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心得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发出“坚定文化自信”的号召,“文化自信”被正式写进《中国共产党章程》。一个没有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前途的民族。历经五千年的积淀和传承,随着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中国人民自豪感自信心不断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再难听到“月亮是外国的圆”的感叹,更多的是赞扬中华民族精神和向往伟大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急速蔓延,中国的文化自信逐步增强。孔子学院的不断落地、各国“汉语热”的兴起、文学作品获得包括诺贝尔奖和雨果奖在内的各类国际奖项……中国文化在国际社会彰显出强大的影响力。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老龄化社会的加剧,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已经不止于物质层面,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让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走进老年大学,希望在新的天地里学习新知识、开拓新视野。然而,有的老年大学或是由于条件所限,或是由于思路不够开阔,或是由于认识不够到位,开设的大多是歌舞类、体育类、书画类等课程,相对来说在文化内涵培养方面有所欠缺,忽视了部份老年学员高品位、深层次的学习需求,导致站位不高、社会影响力不够,有的甚至给人一种“老年大学就是唱唱跳跳打发时间的地方”的感觉。
事实上,于单位、于家庭、于社会而言,老年人都有着独特的不可代替的优势,优秀传统文化对他们的影响会很迅速很直接地辐射到更多的年轻人。作为全省老年教育工作的排头兵,贵州老年大学很早就意识到拓宽教学领域、通过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优势提高学校品位和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性,在全国老年大学中较早开设了经典国学课程,陆续开设诗词曲联写作、国学经典讲习、史记精读、宋史十六讲、传统文学艺术语言朗读知识、阳明学与阳明文化等课程,邀请省内高校教授等知名专家为学员讲课,力争把老年大学打造成广大老年人向往的“高等学府”和经典国学发扬光大的场所,同时也为基层老年大学树起了风向标。
在开办经典国学课程的初期,贵州老年大学发现部份老年学员对传统国学知识的接受度和了解度不高,因此学习兴趣不大,学习热情不足。经过认真研究,学校打破惯例创新思路,决定把阳明文学等部分国学课程设定为公开课,所有学员均可免费听课。循序渐进,润物无声,经典国学在学员心中慢慢扎根,听课学员越来越多,从“听不懂”逐步发展为“听得懂”、“我想听”,经典国学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员们的思想和行为,为越来越多的老年学员打开了一扇新的知识窗口,贵州老年大学的社会美誉度大幅度提升。人们发现,原来,老年大学不只是唱唱跳跳打发时间的地方,更是老年人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场所,是经典国学发扬光大的文化阵地。
悠久的历史,造就了优秀的传统文化,这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所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文化必须走在前列,实现伟大梦想,文化不可或缺。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都强调了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应该而且一定能够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坚定自信,为老年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为老年大学开办传统文化课程提供了思想遵循。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发展的重要时期,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贵州老年大学全体干部职工和广大老年学员正鼓足干劲,大步前进,用实际行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经典国学散发出永久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