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文章 > 基层老年教育工作调研报告
基层老年教育工作调研报告
上传处室:    整理上传人:    发表日期:2012/3/2 0:00:00    点击量:20588 次

赵  强   曾蕾宇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中共贵州省委办公厅、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老年教育工作的意见》(黔委厅字[2011]6号),推动基层老年教育事业发展,2011年,贵州省老教办对基层老年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和办学情况进行了调研。


一、基本情况及主要做法


贵州省自1989年12月第一所乡镇老年学校——独山县尧棒乡老年学校成立,开始兴办基层老年学校。到2010年底,全省已建立乡镇(街道)、村(社区) 老年学校1155所,在校学员87127人,占全省老年大学(学校)在校人数的64.59%。我们重点调研的遵义市、六盘水市、毕节地区的主要情况如下。


遵义市:全市共建171所乡镇(街道)老年学校和90所村(社区)老年学校;有学员22447人;全年办学经费92.163万元;平均每校为3500多元;210所学校校舍是合用或借用占80%,51所学校校舍为独立使用。


湄潭县辖15个乡镇、8个居委会、118个村、5个社区,现乡镇和社区已全部建校;另成立了3所村老年学校;其中82%的校舍是借用或合用,面积100㎡以上的只有两所;办学经费从400元到5000元不等,并且全部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开设课程3至8门;每月开课1至4次。学校结合地方文化特色开设课程,如腰鼓、花灯、傩戏、诗词、农技培训等。经常开展校际交流活动,组织学员联合汇演,经济条件好的乡镇还组织学员到香港考察。比如,湄山镇核桃坝村,是该镇的经济强村,农民人均年收入过万元。该村于2008年成立老年学校,利用“核桃坝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点”和“贵州农经网核桃坝村信息服务点”的资源开展时事政治、农业科技等教学活动。学员自发组织了一支腰鼓队和舞蹈队,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教学方式,在农闲时排练演出。村支两委充分发挥老年学校的作用,在引导老年人文明用语、教育青少年尊老爱幼、帮助老年人学习农业技术、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老年学员已成为村里精神文明建设的骨干力量。


六盘水市:全市共建26所基层老年学校;有学员2449人;全年办学经费7.95万元,平均每校为3000多元;90%以上的学校没有独立的校舍;开设课程3至10门;每月上课少则1次,多则56次。各学校能结合实际,整合资源,把学校工作与社会管理、经济建设等中心工作相结合,产生一定的社会效益。如六枝特区岩脚镇老年学校,2004年底建校,现有学员60人,开设课程3门,每月上课48次,有室外活动场地150㎡,有独立的门球场1个。在没有教室的情况下,镇领导协调镇文化站和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中心,解决了老年学校室内授课的难题,同时也解决了教材和教学设备的问题。


毕节地区:已建基层老年学校107所;在校学员6317人;全年办学经费60.84万元,平均每校为5686元;95%以上的学校没有相对独立的校舍;办学情况稳定,都能坚持开设2至6门课程和每月开课1至12次。为做好本地区的老年教育普及工作,毕节地区老教办对各县(市)开展调研,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毕节试验区老年教育工作的意见》,对各县(市)的老年教育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赫章县在所辖的27个乡镇、457个村、1个社区中,建成了8所乡镇老年学校、3所村老年学校、1所社区老年学校,建校率较低。县老教办计划“十二五”期间建10所乡镇老年学校。黔西县在所辖的26个乡镇、18个居委会、360个村、8个社区中,已建成乡镇老年学校6所、村2所、社区4所;在校学员841人;合计办学经费5.7万元,平均每校4750元;其中4所学校的经费已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尽管没有独立的办学场地,各校仍坚持规范办学。金碧镇老年学校,2007年3月正式挂牌成立,每年有6000元的办学经费,采取“四老结合”办学,即离退休支部、老年学校、老龄协会、老体协相结合,办学较规范,相关管理制度健全,不但有自己的校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教学相长,与时俱进),每年还在学员中开展评优工作,积极组织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以此激励学员学习积极性,很受学员欢迎,学员从最初的42名发展到100多人。


二、社会效益日益增强


老年学校坚持“增长知识,丰富生活,陶冶情操,促进健康,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遵循“少而精,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努力实施“思想教育、生活教育、技能教育、科学教育”,使广大老年学员多方面受益,产生了良好的效益。


一是紧跟时代步伐,保持与党同心。许多乡镇党委领导将老年学校作为与广大老同志、老年人思想沟通的重要平台,坚持定期或不定期到老年学校宣讲时事政策,通报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帮助老年学员及时了解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理解并支持当地党委、政府有关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决策部署。


二是增进身心健康,弘扬先进文化。老年学员们通过学习老年保健知识、体育锻炼和音乐舞蹈知识技能,不仅提高了生活质量,而且促进了群众性文体活动开展。在六枝特区岩脚镇近年来修建的文化广场,每天夜幕降临,在镇老年学校几十名学员的带动下,数百名男女老少跳起健身舞、扭秧歌,热闹非凡。黎平肇兴侗寨是著名的侗族大歌之乡。肇兴老年学校专设了侗族大歌班,为传承和弘扬侗族大歌作出贡献。


三是掌握实用技术,促进生产发展。大多数乡镇和村老年学校都开设了农业养殖种植课程。通过现代科技种养知识的培训,使老年学员掌握和利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去发展农业,促进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更加富裕。金沙县岩孔镇老年学校,根据该镇地处城郊的特点,开设无公害、环保型蔬菜栽培课程,使该校学员成为种植蔬菜致富的带头人。


四是广泛参与社会,发挥重要作用。老年学校注意引导学员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不少学员利用学到的知识,到农村、社区、街道展览作品,表演节目,宣传党的惠农政策。还有老年学员协助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调解家庭矛盾和邻里纠纷,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作用。学校还组织学员参与社会救助和扶贫济困,自发捐款、捐物,帮助贫困地区和灾区人民。比如,赫章县老年大学先后组织学员为汶川、玉树的灾民捐款11040元;黔西县金碧镇老年学校学员捐款9200多元等。


三、办学的基本经验


综合以上基层老年学校办学情况,我们认为,扎实办好基层老年学校的基本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有的地方老年学校直接由党委、政府的分管领导担任校长,或者委派干部担任,并邀请离退休老同志担任学校有关职务,负责领导和协调学校的日常事务,从组织协调上保障了学校工作的顺利开展。由于我省大多数基层老年学校都未将办学经费列入财政预算,能够争取的经费也不足以应付学校的正常开支,这种情况下,只有党委、政府在人力财力上大力支持,老年学校才能办好。


二是热心于老年教育事业的能人参与办学。比如,黔西县金碧镇老年学校、六枝特区岩脚镇老年学校,都是在离退休干部的积极参与下,开展教学活动。这些老年人在老年学校里既是学员又是管理者,学校依靠他们自己管理自己,实现老年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


三是整合有效资源,拓宽办学渠道。在我省农村基本条件相对落后的情况下,要想办好老年学校,确是一件很吃力的事情。绝大多数乡镇都没有独立的校舍和活动场地,有的甚至连教学基本设备也没有。在这种条件下,为了满足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协调解决老年学校办学的难题,许多地方把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中心、文化站、老年体育协会、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等机构的资源整合起来,发挥广播电视大学、远程教育覆盖的优势,科学安排,合理调配,把党在农村的各项惠民政策、农业科技、法律法规、计划生育、市场经济等知识,融汇到老年学校的“教、学、乐、为”之中,不但解决了老年学校的办学难题,同时也充分发挥了老年学校在基层的宣传作用,为农村广大老年人学知识、联感情、话发展、构和谐搭建有效平台。


四是课程设置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教学内容丰富多彩。许多基层老年学校得以巩固的原因在于办学有特色,课程不单调,能结合地方特色,开设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弘扬地方特色民族文化的课程。比如,茶叶的种植、烘焙、贮藏技术,牲畜的养殖技术,花灯、诗歌、傩戏、苗歌等文学艺术的创作技巧等等,体现区域文化特点。在推动我省多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环境下,这些符合实际需要又极具特色的课程,既能迎合老年人的兴趣爱好,又能助推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另外,聘请退休老教师任教,也是老年学校的办学特色。这些老教师与老年学员年龄相近,思想相通,他们责任心强、爱岗敬业,有充足时间和精力来服务老年学员。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近年来,我省基层老年教育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及各级老教办的指导下,开展规范化办学、示范校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有了较大发展,但仍存在一些不完善或不足。一是宣传力度不够,发展不平衡。老年学校办学水平和老年人参与老年学校学习的热情程度不均衡,呈现城镇热农村冷,干部职工热村(居)民冷的状况;二是学校的管理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教学设备不齐全,教学研究较弱,缺乏适合的教材;三是老年学校建校率和老年人入学率都还很低,全省老年人入学率仅有2.53%;四是教学经费难以保障老年学校长远发展。绝大多数老年学校的办学经费没有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即使个别学校列入财政预算,也还不能满足日常教育教学需要。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对老年教育的认识不高。虽然各地党政领导对老年教育工作十分重视,但由于当前的中心工作任务重,部分地方对老年教育的支持力度仍然不够,制约了基层老年教育事业的普及和发展;二是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对老年教育的投入有差异,加之没有把经费问题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个别学校甚至因为经费和人员问题停止办学。


五、对策及建议


(一)进一步提高对老年教育的认识。《贵州省老年教育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面对人口老龄化的严峻形势,全省老年教育工作还存在诸多不适应,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扩大老年教育的覆盖面,提高老年教育的社会效益。”当前,我省老年人在校学习的老年人有13万多,仅占全省老年人口的2.53%。因此,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对老年教育的认识仍是做好老年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学校要树立服务理念,使老年学校成为老年人心理沟通的平台,广泛开展基层老年学校工作经验交流,充分利用党报党刊、涉老报刊、电视广播以及网络等资源,宣传老年教育的意义,及时反映工作动态和工作成效,营造全社会尊重、关心老年人,支持、参与老年教育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加大投入,确保基层老年学校办学经费。按照《中共贵州省委办公厅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老年教育工作的意见>的通知》(黔委厅字〔2011〕6号)要求:“将县以上老年大学办学经费和老年教育领导协调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乡镇(街道)、村(社区)老年学校办学,政府要给予必要的经费投入,……”。通过“财政支持一点、学校自筹一点、社会赞助一点”的多渠道措施,地方财政每年根据60岁以上老年人口总数,划拨一定比例的老年教育专项经费,并随着老年人口和财政收入的增长而逐步增加。对工作突出的老年学校,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给予办学补助。同时各乡镇财政根据实际情况将老年教育经费列入年初财政预算,为老年学校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保障,使基层老年教育工作不断深化。


(三)整合资源,扩大老年教育覆盖面。一是老年学校与农村(社区)党建相结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让老年学校结合党建开展教学和课外活动,成为农村(社区)文化的重要内容。二是老年学校与养老院相结合。乡镇养老院基础条件较好,配有活动场地,娱乐设施,还集中供养一部分老年人,为共享这笔资源,可以把老年学校建在这里。这样养老院为老年学校提供办学资源和生源,老年学校开展教育活动活跃养老院的文化生活,二者在资源共享的基础上实现双赢。三是老年学校与老龄协会、老体协、关协等结合。实行数块牌子,一套班子,统筹兼顾,共同发展。四是老年学校与乡镇文化站和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中心相结合。将乡镇老年学校与乡镇文化站和远教中心建设相结合,使之为老年学校提供教学资源,老年学校在文化站开展活动,又丰富文化站的内容,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尤其是把老年教育引入网络、远程教育的平台,将极大促进老年教育跨越式的普及发展,应着力探索和大力推进。在这方面,六枝特区和乌当区老年大学都作了成功的探索,建议各地认真学习借鉴。


(四)完善课程设置,抓好规范化办学。一是开设符合本地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的课程,让他们积极、主动地走入老年学校的课堂。制定相关激励机制,激发老年人学习兴趣。二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基层老年学校一般都聘请当地的教育工作者或者退休能人任教,具有不稳定的因素。建议县级老教办给予支持,多做一些探索,帮助乡镇(村)老年学校逐步形成相对稳定的师资来源,保证教学工作正常化。三是正确引导老年人的学习方向,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老年教育是特殊的成人教育,既要体现教学的一般“共性”,又要具有其特有的“个性”。依据老年教育的特点,对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等作出必要的规范,使学员在学期内能掌握预期规定的知识和技能,达到学习目标。并从实际出发,兼顾学员差异,按照他们的不同特点和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分层次教学,使他们学有所得,学有所成。


我省老年教育的普及工作任重道远,全省老年教育工作者要积极探索新时期基层老年教育的发展之路,克服困难,抓住机遇,在巩固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完善,不断解放思想,创新观念,推动我省基层老年教育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联系电话:(0851) - 86610469    传真号码:(0851) - 86610469

学校地址: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宅吉路9号    工信部网站备案号:黔ICP备08000117号   技术支持:成相网络

Copyright 2006-2024 贵州老年大学(贵州老年教育) 版权所有 http://www.gzlndx.com 贵公网安备 52010302000658号
贵公网安备 520103020020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