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老年大学师资困难的探索
铜仁市老年大学
“十二五”时期,是铜仁老年教育的战略机遇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老教办的关心指导下,我市老年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全市建立各级老年学校301所,常年注册老年学员2.3万人,今年5月还出台了《铜仁市老年教育“十三五”规划》(铜委办字〔2016〕26号)。市老年大学自1987年建校至今,从开始的200余名学员,三、四个班级发展成为现在近千名学员、24个教学班、14个专业规模的省级示范性学校,并已逐步形成了多学科、多层次的老年教育学校。当然,与其他各类学校一样,教师队伍是决定老年大学发展的主导性因素之一,但由于老年大学学员的特殊性,大多数学员都有深厚的文化基础、专业知识和人生阅历,学习积极性高、自主性强,因而对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出了新的难题和挑战,建设一支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学工作的重点,而聘任一批素质优良的骨干教师,又是老年大学教师管理的关键。
一、学校教师队伍现状
我校注重向社会各界聘任具有较高社会声望和专业水准、德艺双馨的专家来校任教,发挥名师效应。目前,在我校任教的教师,有教授1名、国家二级以上演员2名、副教授1名、讲师8名,其他学科(如:书法、摄影、绘画、器乐、)主要是依托本市相关协会的专家学者来学校任教,以名师独有的教育品质来提高品牌价值和人气指数,从而打造特色专业和精品课堂,吸引优秀生源,提升学校品牌,扩大社会影响力。但是,由于受经济社会发展因素所限,我市市本级和碧江区、万山区老年大学就读学员1800人,其容量与城市体量趋于正比例,行政人员参公管理和教师聘任管理体制,一度时期造成师资队伍不稳定,表现为:一是没有事业编制名额,导致专职教师进口大门不开,即使争取了编制,执业教师职称晋级调资渠道不畅;二是专业课程的教师在原单位承担的教学、研究任务偏重,“科班”比例不高;三是兴趣特色班级教师趋向老化,青黄不接;四是由于报酬较低和交通不便,导致名师难留,不可持续。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举措
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市老年教育领导小组拿脉问诊,我校采取多项措施,实施名师立校、名师施教方略,主动出击,向高校求援,向社会求贤,改善待遇,整合资源,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一)职责明确,保障有力我市老年大学就课程而言,是从“时事政治+保健知识+简易兴趣”发展到今天“形势教育+康乐养生+文体竞技展示”内容提升,这种趋势对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整体要求,我校与市编委办、市人社局、市财政局达成了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共识,多渠道解决老年大学师资困难问题,在财政预算办学经费和学科费返回比例时给予优惠政策,调整教师课时费报酬;课时费标准参照人社局有关职称评聘规定,保证教师报酬;实行聘任考察、听课抽查、备课备案、学员测评(内部掌握)机制,形成了一套教师聘用、管理和激励奖惩制度。
(二)整合资源,破解师资难题一是采取高校帮联模式。根据原地委行署关于院(院校)地(地方)协作思路,我校分别于2014年、2015年与铜仁学院、铜仁幼儿师专、铜仁职院、铜仁电大签订了《铜仁高校对铜仁市老年大学开展教学联建帮扶工作方案》的协议。按照协议要求各高校一是精选专业教师。每学期根据我校所开专业学科选派相关专业教师到校任教,到我校任教的教师年轻有朝气、专业技术精湛、富于时代感,在音乐、绘画、电子琴等学科领域给老年大学教学增添生机与活力,吸引更多的老年人走进老年大学。
二是形成长效帮扶方式。根据市老年大学实际需要及时安排教师专业对口帮扶;每学期由我校提前拟出本学期所需专业教师报几所高校,各高校决定帮扶教师名单;同时四所学校建立定期帮扶工作信息交流制度,支教教师积极参与市老年大学的教学研究,帮助促进市老年大学教学质量的提高。采取“协会+学校”的办学模式。我校积极对接铜仁市相关群众协会组织,成为协会的培训基地,聘请专业老师到我校授课。如太极拳、书画等。三是采取“学校+乡土人才”的办学模式。我校积极与有一技之长的社会知名人士乡土人才联系,取得他们支持,聘请到我校授课,传授和宣传本地民间艺术。如箫笛、傩戏、土家花灯等。四是采取专题讲座社会化办学模式。针对开展的保健、卫生、科普、安全等专题讲座,我校加强与科协、法制、医疗卫生及民间组织等合作,成立了老年科普学校,相关单位每学期派专人来校授课。五是建立师资后备人才库。为扩大和巩固学校教师队伍,储备专兼职教学人才,我校积极与市委组织部、市教育局、市内高校对接,建立了学校教师人才库。现有50多名优秀老年教育工作者和专业人才纳入到了人才库。
(三)上下联动,加强培训交流。我校坚持对教师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多元化培训。一是每年参加省老年大学专业培训,我们先后推荐声乐、舞蹈、书法等老师参加,“十二五”期间共五期33人次,大大提升了学校领军教师的创新能力。二是以“渝湘黔边区老年大学文化交流”为载体,与比邻边区市县区开展教学教研交流,探讨老年大学师资队伍建设管理体制,相互学习。三是积极支持书画、摄影、太极等老师参加其行业协会培训,力所能及帮助解决和协调参加培训的各种问题和困难,助推了参赛、巡展的增比进位。同时,根据各区县教学需求的余缺,有针对性地选派市本校老师到有关区县老年大学开展培训和示范教学,发挥示范作用。
三、师资队伍建设取得的成效
通过几年来的实践和探索,一是我校教师队伍结构得到改善,他们从单位、学术团体、专业学协会教育的领军人物汇集成了我校的领军团队;二是治学严谨,教学秩序得到保障,教学成果明显,亲和力好,老师个体发挥了“粉丝”效应,学校吸引力得到增强,近年来学员入学率年均增长28%;三是名师领跑,品牌班级不仅在省市享有盛誉,而且跨出境外、走出国门,社会地位得到提升,学校合唱团2013年5月到维也纳金色大厅荣获金奖,2015年1月在台湾“享受音乐最美合唱”两岸新年音乐会金奖;舞蹈队在新加坡第八届“金狮奖”舞蹈大赛上荣获最高奖,在台湾“阿里山”民族服饰舞蹈比赛中获得金奖。三年多来,学校团队(班级)在国(境)内外共获省级以上比赛奖项达25个,宣传了铜仁,提升了学校知名度。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抢抓国家老年教育发展规划(国办发〔2016〕74号)省、市老年教育“十三五”规划的机遇,趁势而上,顺势而为,探索全市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的新特点、新规律、新模式,实现教学质量和社会效益双丰收。